• 楼市变革,一个建筑师在思考什么?
  • 资讯类型:楼市要闻  /  发布时间:2018-01-03  /  浏览:880 次  /  

  在圈内,纪达夫Keith Griffiths是炙手可热的建筑师,在圈外,你可能并没有那么熟悉。

  见到Aedas主席及全球设计董事纪达夫(Keith Griffiths),是在他们公司15周年的酒会上。他的时间排得很满,和秘书反复沟通,抽出20分钟接受了中国房地产报一个短暂采访。

  这个采访更像是一个发散式的闲聊,中间有人帮助翻译,他边讲边拿起手中的眼镜盒演示心中的想法,从建筑设计到好房子,一起来听听一个建筑师在想什么?

  中国房地产报:Aedas的使命是要创造世界顶尖的设计解决方案,我想问问在做建筑设计时,你们如何平衡不同文化及社会需求?

  纪达夫:当我们设计时,我们同时考虑多重参数,比如建筑的体量、混合业态、终端用户、高密度、停车场比例等,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。

  而我最为关注的是使用建筑的人们——社区、人口特征、文化。要将以上这些注入到项目中,并不十分困难,而是非常清晰直接而容易的。你只需要加入更多的参数,与已有的这些参数放在一起,创造一座可以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建筑。

  在我们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,加入文化参数。因为气候在不同城市是不同的,比如拿相近纬度的中国东部和西部来说,西部的成都和重庆(楼盘)与东部的上海(楼盘)迥异的气候。更重要的是,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不同。比如在成都,人们喜欢室内与室外的融合;在上海,人们则更喜欢室内活动,而没有那么喜欢露天退台,反之在成都建筑往往有巨大的退台。这些区别造就了在成都或上海的住宅项目。

  中国房地产报:我看到你们设计了不少商业建筑,想问问你们如何从设计上解决消费升级的痛点?

  纪达夫: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,关于商业零售的更新迭代,特别是线上及线下的购物。我个人的观点是线上和线下并非水火不容,而是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,缺一不可。

  我这么说的原因是,商业零售在过去的十年间受到快速商业化发展的驱使,人们试图生产更多的商品,并以更低廉的价格销售,都是关于量化的过程——快进快出,而非关于零售单元本身的增值性。

  当我进入到商业店铺时,我期待店员可以帮助我了解产品,介绍比如这副眼镜的特别之处(拿出自己的眼镜讲解),如果在线上购物,是无法实现这点的。然而,我可以在线上购买,当然最终我还是需要在实体店试用。最终,线下店铺将主要负责讲解和销售,线上店铺则将成为主要的获取及购买渠道。

  我来举个简单的关于东西方的例子,亚马逊是除中国以外地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商。亚马逊依靠线下实体店来销售商品,如果没有实体店向消费者展示介绍产品,亚马逊无法存活。如果亚马逊不断扩大,而实体店无法跟上发展时,亚马逊将会开设自己的线下实体店。淘宝最早在中国问世时,没有很多的实体店铺,只有网上的淘宝店。而中国的消费者们已接受了这一事实:当他们购买淘宝商品,收到商品后可能非常惊讶,商品实际和他们所想差距甚远。

  淘宝无法等待各个店铺自行开张,而是自己开设实体店。当我在线上采购食品杂货,半小时后货品即送达到我手上,但我还是会提前先去实体店了解这些商品。

  中国房地产报:因为有这些消费趋势,所以在设计时有哪些要素需要考虑?

  纪达夫:考虑到购物中心的具体形态,让我们来看看这意味着什么。

  第一,其意味着店铺和购物中心,人们在这里步行,这里是店铺,中间有一道玻璃窗及门的分界——这条分界即将消失。(拿桌上物品演示)店铺将不再是用来存放商品,而是用来观赏与体验商品。

  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也不仅是用来通行,而现在将被厂商和品牌用来展示和宣传。

  所以购物中心将越来越像以前的集市,人们互相交谈、尝试,进入店铺来体验商品,在店铺外进行交流。购物中心将成为一个形式灵活的有机场所,而非死板的只让购物者直进直出。

  让我现在设计购物中心时,我需要让自己的眼光提前五年,届时线上购物已经全面实现,而我也必须检视我的平面图——这个空间是否足够进行承载?今天可能还有店铺和玻璃墙,五年后,当玻璃墙被移除后,这一空间是否仍可以被有效利用,作为社会互动交往的空间。

  我认为开发商们也在转型,鉴于各种规划控制,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被开发。在中国,你能否获得银行贷款,批贷是否同时捆绑项目的尺度要求等等,所有这些都影响到最终用户购物者,从而影响到开发商。

  在一个综合开发项目中,最前期的资金来自于住宅销售,该部分资金可用来继续建造办公部分,然后是酒店和零售商业。最后一笔进账往往是酒店部分,这是投资回报最慢的一笔,倒数第二慢的是零售商业,办公楼略快些。

  当然如果可以出售部分物业,那就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建设,如果无法出售,那需要找到替代的出售标的物——从之前的住宅到如今的商业购物街,来出售室外商业零售单元。

  开发商必须要遵循这一趋势,以出售物业获得足够资金进行下一产品开发。

  中国房地产报:那作为建筑师,对于正在忙转型升级的开发商有何建议?

  纪达夫:作为建筑师,我们考虑的是不同功能业态的汇聚。通过将“工作-生活”融合为一体,可以创造出多种功能的建筑类型,比如办公楼,或住宅,或服务式公寓,或酒店。

  同理,塔楼街面首层可以设置为办公单元、住宅、店铺、工作室等等不同功能业态。

  所以在Aedas,我们设计裙楼1-5或6层时,设置多功能的空间。在塔楼,我们会设计为不同混合型功能,包括服务式公寓、LOFT、自持办公、出售办公及酒店。

  从而以这些灵活的业态产品,使得开发商拥有更多的自由度,来匹配三年后项目竣工时的届时市场需求。

  中国房地产报:你怎么看智能科技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?

  纪达夫:如今当我们收到开发商的设计委托时,比如设计一座购物中心,通常这一项目已经过调研,如周边竞争关系、社区人群、购买力等等,但这些数据通常比较粗略。通过借助大数据等科技手段,这些数据将更加精确。从而使设计师们可以快速识别市场变化。

  另一点是关于硬件部分,现在越来越多非常精密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已进入到建筑领域。

  首先是电梯系统,当我进入大楼时,系统可以识别我的手机,从而知道谁进来了,需要去哪层楼。因为它可以读取所有进入到大楼中人的数据,从而精确地以最快、最高效的方式调配电梯,最终使得电梯的所需数量可以适当减少。这样核心筒空间可以缩减,建筑更加节能高效,运营成本降低。

  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例子,来说明高科技在影响我们设计的方方面面。

  中国房地产报:所以人工智能是一个大趋势。

  纪达夫:非常正确。再以空调举例,办公楼层的空调感应器将感应到该楼层所有区域的温度,以最小化的能耗,在精确的区域提供适当的温度调整。比如感应器感应到我在早上10点半还没到公司,就不会开启我所在区域的空调。

  中国房地产报:智能化对于前期投入成本的影响,你怎么看?

  纪达夫:大数据科技目前在中国发展势头大好,在贵阳建立了数据中心,人工智能也得以高效开发。人工智能是大数据技术的关键,不借助人工智能,大数据很难做到模拟和计算处理。两者是共生的,缺一不可。

  中国房地产报:我们寻找中国房好房子,想问问建筑师眼中的好房子包括哪些设计要素?

  纪达夫:是楼房还是私宅?因为它们非常不同,如果我们为某个业主设计私宅,房子的设计师是依照其个人生活方式以及他的个人期望。

  以住宅楼为例,同样,这取决于你在为哪个城市进行设计。我认为很重要的是它需要符合那个城市的本地文化。我来举例说明,比如我们为成都设计,他们喜欢大露台、落地窗、滑动门、室内充足光线,因为他们习惯室内外融合一体的生活方式。如果为北京(楼盘)设计,那将是全然不同的考虑因素。但我认为住宅楼很重要的一点是最大化灵活性,以及有效利用的空间。

  另外,设计住宅的可持续系统时,设计系统包括比如用灰水进行盥洗室冲洗,淋浴喷头水流量进行控制。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做设计住宅,非常重要的是设计有效的碳吸收过滤系统。同时,尽可能地移除住宅中石化用品的使用。

查看更多精品内容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zypaipaisudi_001 (正阳微生活)

 

公司二维码 50cm.jpg

帮助说明 | 法律声明 | 关于我们 | 收费标准 | 联系我们 | 留言咨询
正阳房产网  咨询热线:0396-2333377 0396-2333003  手机号码:13137291608 13526377791
网站客服QQ:569533789 370542534
豫ICP备18033417号
回顶部